|
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回应如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何精准识别认定时,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司长黄艳表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是搬迁工作的关键环节,五年来全国共有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搬迁,到2019年底,有920万已经实现了脱贫,今年剩下的40万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解决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司长黄艳
黄艳说,在识别过程中,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来推进工作。首先,全面摸底排查,初步确定搬迁规模。扶贫办从2014年底就深入调研,指导各地对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在2015年上半年,组织各地以县为单位开展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摸底排查和信息录入工作。各地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逐户去核查,逐一去征求搬迁所在村和村民小组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意愿。在这样的基础上,把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录入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定一个初步规模。“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约为1000万人。
第二,结合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在《“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里,对搬迁对象的区域条件、安置方式、建设标准、资金筹措以及补助标准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都进行了明确。按照方案,各地以前期已经上报并录入到系统里的搬迁规模(就是约1000万人的规模)为基准,对“十三五”时期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进一步核实。
因为随着搬迁政策的明确,还有政策宣传力度的加大,一些搬迁对象需要进一步确定,有的搬迁群众了解这些政策以后,他的意愿发生了变化。民政部门就结合2015年底开展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核实它的精准性,把符合条件的、没有在这个系统里的纳入进来,把不符合条件的调出去。这个过程,最根本的是听取贫困户自身的意愿,确保符合条件且有搬迁意愿的贫困人口应搬尽搬。为此,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识别认定为981万人,纳入到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里面。
第三,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一些新情况和一些新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实时开展动态调整。比如,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考核评估、督查巡查发现有的地方个别搬迁对象不精准等问题,还有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一些贫困群众当初不愿意搬,离不开他的故土,但是看着搬迁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他们搬迁的意愿又增强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各地实时开展动态调整,确保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能够应搬尽搬。这样,五年来全国共有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搬迁。
黄艳说,搬出来这只是搬迁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从现在来看,960多万贫困人口到2019年底,有920万已经实现了脱贫,今年剩下的40万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解决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到年底,这近1000万的贫困人口能够实现退出,在新的家园将迎来他们新的生活。 |
|